第十六章 稚荷初露,非凡尘缘-《我和女儿共长生》
第(2/3)页
“尊敬的园长,亲爱的老师,各位叔叔阿姨,还有我最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毕业了。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阿爹。他教会我,要用心感受每一天的快乐……”
我坐在台下,听着女儿稚嫩却真诚的话语,心中百感交集。这三年的安稳生活,对我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与此同时,“安和堂”的名声也早已超出了这条老街的范畴。
我从不打广告,也不接受任何采访,但那些被我从病痛中解救出来的患者,就是我最好的活招牌。渐渐地,来找我的不再仅仅是街坊邻里。一些通过各种渠道听闻我名声的“大人物”,也开始偶尔出现在我这间朴素的医馆里。
他们或是商界巨贾,或是政界要员,身边的随从总是将小小的安和堂衬得格外拥挤。他们带着各种在大医院被判了“死刑”的顽疾而来,态度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体验过我针灸后的震惊,再到最终痊愈后的感激涕零。
他们送来的谢礼,从成箱的现金,到豪宅的钥匙、名车的合同,无一不被我婉言谢绝。
“我治病救人,只收取诊金,这是规矩。”我总是淡然地回答,“你们的谢意我心领了,若真想感谢,便多做些有益于这个社会的善事吧。”
我的这种“古怪”脾气,非但没有得罪他们,反而让他们愈发敬重。在他们眼中,我成了一个不为名利所动、医术通神的“世外高人”。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正准备去接一一,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挡在了我的面前。
来者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中山装,正是海市商界的泰斗级人物,林振南。半年前,我用针灸将他从严重的中风后遗症中拉了回来。
“江医生,”林老先生的笑容十分和煦,“恭喜令爱毕业,我刚才在后面都看到了,真是个冰雪聪明的孩子。”
“林老客气了。”我点头致意。
“我今天来,不为别的,”他递过来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我特意为您和一一准备的升学贺礼,一套位于市中心实验小学旁边的学区房,已经办好了所有手续,只等您签字。您医术通神,却甘于在这陋巷之中,但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啊。”
我看着那个木盒,摇了摇头:“林老,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礼物太贵重,我不能收。一一的学校,我已经安排好了,就在这附近,走路就能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