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疑云(中)-《理想年代》
第(2/3)页
“谢谢。”
孙中山含情脉脉的与宋二小姐期待的目光缠绵在一起。
“咳!”陈其美咳嗽一声,拿出一封信,兴高采烈地展开对众人说道,“志清老弟来信,他与范鸿仙在上海已经打开了局面,正在谋划上海暴dong,这次一定要夺取上海镇守使公署和制造局。他还说,李烈钧在江西召集旧部,整顿为国民革命军新4军团,准备向南昌发起进攻,配合上海,乃至全国的暴dong。”
“革命经费筹集的怎样了?”宋二小姐忽然问道。
“这……?”
一文钱难倒三位当世英雄。
“你们既然没有,那就让我去上海募集。”宋二小姐平静的说道:“我已经定了下午回上海的船票。我得去收拾一下,失陪了。”
黄兴看着宋二小姐背影走远,孙中山也不阻止,忍不住开口,说道:“一定要这样?”
“我已经同庆龄商议让她回上海筹集经费,下午我就会去送庆龄上船。”孙中山低下头记录着笔记答道。
黄兴啪地合上孙中山正在写的笔记,说道:“还是我先去上海,查理可是还生你们的气,登报和庆龄脱离父女关系。庆龄去上海,革命不成,还得闹家务。何况……”
孙中山夺过陈其美正在吃的糕点放回盘子,板着脸说,“继续开会。”
“我可什么都没说,”陈其美不情愿地拍拍手上的碎屑看了眼黄兴,“丑媳妇终要见姑婆。反正早晚都得面对。”
黄兴拿起文件,望着貌合神离的孙中山顾自摇了摇头。
“自李想在武昌宣布独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来说,上半年,不仅赣南、闽西和林动领导的革命军有了迅速发展,鄂豫皖、闽浙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苏区和红军也有相当的发展。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根据地,独立省份占据一半,革命军发展到十万人左右,共十三个军,整个革命形势蒸蒸日上。我们得承认,这确实是李想的功劳。”陈其美说道。
“李想确实有本事,但是越有本事的,将来做起坏事来越不得了。”黄兴忍不住接道。
“不管怎么说,李想至少现在是革命的。”孙中山说话了:“这年五月间爆发中原大混战,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持续时间上说,都是空前的。这次中原大战,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次大战,一方面激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北洋军残暴的政府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也使袁世凯不得不把不少原来用以进攻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军队抽调到北方前线作战,拿江西来说,只留下第十八师、新编第十二师和独立第十五旅大部。这对革命力量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李想在中原战场战无不胜,这在外人看来,北洋军真的就像李想说的是“纸老虎”!
李想的胜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像喝汤一样轻松。他们已经被有利的革命形势冲昏了头脑。他们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全国的革命**已经到来,不承认全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看到整个力量对比仍然是敌强我弱,过高地估计革命力量。原来在党内就已存在着的“左”倾冒险主义倾向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在李想与北洋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他们却盲目的搞起全国“暴dong”!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