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威逼-《理想年代》


    第(3/3)页

    ……

    东郊民巷,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朱而典今天心情很坏,阴沉着脸,额上青筋毕露。袁世凯的西征令刚刚发下,他就收到了。袁世凯怎么不去打老毛子,咱在**搞点小动作,他就喊打喊杀了?他们从朝鲜培养起来的交情,都是假的?

    英国伦敦当局唯恐这支军队进入**,与拉萨驻军汇合,于英国侵藏不利,给他很大的压力。

    朱而典思来想去,现阶段,它要做的是:一面直接阻止中**队西征,一面急于把拉萨驻军逐出**,双管齐下,而把重点放在后一方面。它认为只要做到诱迫拉萨驻军撤出**,又能阻止西征军入藏,以后再在外交谈判中坚持中国在**只有“宗主权”,将会容易得多。

    朱而典风风火火的进了大总统府。他是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的绝大助力,袁世凯待他当然是不薄,好酒好肉地招待。

    袁世凯为朱而典搞的这个丰盛的招待晚宴,把朱而典渤发的怒气打扫得一干二净。袁世凯喝红了眼,朱而典也喝红了眼,推杯把盏中兄弟相称,气氛甚为融洽。但朱而典不是被袁世凯几杯酒就灌晕的政坛菜鸟。

    朱而典喷着酒气说道:“老朋友,作为你的朋友,我必须提醒你,就中国迫切需要的借款问题提醒你注意了!如果川军的进兵超出一定范围,英国政府就不会对中国――也是对你――提供任何进一步的援助!”

    袁世凯喝酒喝得红光满面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雪白的了。

    朱而典可不管,还要在压压这个当了几天大总统就忘了自己帝国zhu义代言人身份的家伙,他更进一步的声称:“**问题总以日后和商易为归结,倘现时用武力,或与友睦之办法必有巨碍。”

    最后朱尔典拍拍脸色苍白的袁世凯的肩膀,语气没有了利诱,全是威胁:“老朋友,你必须记住,中国不得派兵入藏,不得改**为行省,否则所有责任惟中国是问。”

    驻华公使朱尔典威逼利诱,促使袁世凯同意撤出**驻军,并由英国协助“遣送”。朱尔典指派使馆武官威洛毗中校充当中国部队与印度当局之间的联络官。

    威洛毗在锡藏边境设立遣送中国士兵的机构。

    印度总督哈定为支持达奶集团的分裂活动,向英国政府建议,封锁中印边境是迫使中国**驻军尽快撤离的最有效的办法。

    当时**与川滇之间交通断绝,中国驻藏官员往来文电以及部队饷需都要通过印度。封锁中印边境既可使驻藏文武官员与中央政府失去联系,断绝供应,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备受打击;又能大大降低中央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哈定还主张英国承认中华民国应视中国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定。这些意见都为英国政府所采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