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十罪电-《理想年代》


    第(3/3)页

    ……

    江西南昌。都督府。

    李烈钧拍案而起,率先起来反对。他四处拍电,大谈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说什么革命方法本来就分军政、约法、宪政三个时期,革命后的形势要求以“兵权保秩序,以图改革之进行”,因此都督一官,“目前决不能骤废”,“应统揽一省之治权”。

    接着,陪同孙中山在武汉参观的广东都督胡汉民率先通电响应,表示:“非国基大定,宗社党无从煽发,不宜行军民分治。”他在详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问题的长电中,针对袁世凯的隐衷,更进一步提出:中央应对“各省都督授以军政、财政两权,令其自行裁遣军队,整理财政,先使恢复旧规,然后徐图根本上之计划。断不宜大举借款,思以财政权操纵各省。”

    为了反抗袁世凯的控制,他们两人不仅公开活动各省都督,共同抵zhi“军民分治”,而且秘密联络南方各省,企图建立应变联盟。李烈钧曾密电四川代理都督胡景伊、民政长张培爵说:“诸君……皆为创造民国巨子,敢请输诚联络,结一最稳健之政治、军事团体,对于中央为一致之进行。如政府能以国利民福为前提,则维持拥护,互相协助;如政府夹有私心,藉统一之名,施**之实,亦惟有群起力争,实行匡正。总以地方监助政府,不使政府操纵地方,庶不失权外人,复陷**,种种险象,或可消弭。”

    对李、胡这一正确立场,孙中山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态度。他找到李想,说道:“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本来不成问题,不过反对者藉此肆其鼓簧。……盖须相因而行,不能执一。民权为天经地义,**恶风,断难久存于二十世纪。”

    ……

    北京参议院召开秘密高级会议讨论整理军队问题。

    “支持目前之财政,恢复地方之秩序,俱须从遣散军队下手。”陆军总长段祺瑞亲自出席说明政府裁军计划,他说:“今于无标准之中定一标准,即姑以各省原有之军额、饷额为依据,越于原额之兵裁之,越于原额之饷节之。如因实际不得不增于原额者,由该省都督叙明理由,经财政、陆军、参谋三部允准,亦可酌增。”

    就是说,南方各省辛亥革命中招募的军队大都要裁遣。对袁世凯这一阴谋,多数人不甚了然,参议院就抱支持态度。

    一个同盟会急进分子站起来指斥道:“北方日日添兵,南方何得独裁,甚至昌言,我们所以不主裁兵者,恐怕大总统要做皇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