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民气(下)-《理想年代》


    第(2/3)页

    队伍象一股洪流,顿时涌上了街道。无数华人站在街边看着。有的还加入了进去,一股股洪流从四下赶来,汇合在一处。

    汪精卫跑在队伍上面,大声的吼道:“南洋华人联合陈情游行,现在开始!让洋人们听听咱们地呼声吧!咱们再不是只会逆来顺受的团体了!”

    游行的人们的吼声,在这一刻都变得要更加大了起来。

    铜哨声声当中,一些殖民地的侦缉队、警卫队及巡警等,各持枪械,陆续赶了过来。一堆藤壳帽掂着警棍看看,都傻了眼,四下猬集地中国人,何止千万!

    一声声汉语,混在一处,直冲云霄!

    在东爪哇省的总督府。

    荷兰人总督坐在躺椅之上,脸色沉沉的看着手中的电报。

    整个兰印的最高殖民当局接到了荷兰驻华领事馆的电报。

    孙中山常年侨居海外,深知侨胞疾苦,维护华侨利益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称华侨为“国人”,虽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侨务的机构,但实行积极的护侨政策,规定外交部负责管理“在外侨民事,保护在外商业”。

    华侨对新生政权也寄予了极大期望。“泗水事件”发生后,华侨分别致电北京袁世凯政府、南京民国临时政府和上海华侨联合会,请求保护。泗水华侨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消息传至国内,引起国内朝野各界的广泛关注,维护华侨合法权益的呼声响彻华夏大地,在群众的愤怒声援下,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护侨行动。

    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尚未被荷兰政府承认,在孙中山主持下,临时政府外交总长王宠惠致电主掌北京大权的袁世凯,述说荷兰军警的bao行,痛陈此次外交事件“事关国体民命”,请转饬驻荷兰中国公使刘镜人与荷兰政府进行正面交涉,“以存国体,而慰侨望”。同时,王宠惠又致电巴达维亚华侨,表示慰问,并告知“已尽力向荷使交涉”。

    没有得到袁世凯回应的王宠惠再次致电袁世凯,转告抵达刚刚泗水的交涉委员李想述说的“泗水事件”的最新发展事态,指出荷属华侨为抵zhi荷兰当局的bao行而举行罢shi以示反抗之后,荷兰军警掳掠日甚,民不聊生,事在危急,“乞鼎立交涉”。南京临时政府请求合作交涉的建议,依旧没有得到北京dang局的回应。

    荷兰人总督放下厚厚的一叠电文纸片。中国的中央政府一如既往的软弱,与李想激进的做派截然不同。

    西方顾问团的报告,与北京公使的情报,他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了?

    ……

    北国的春天,风沙扑面,使人烦躁不安,而北京,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当泗水的惨案,海外华人的惨况在《人民日报》大版面曝光时,这座古城开始迸发出强烈、正义的咆哮!

    因为袁世凯政府的不作为,北京各个阶层,包括学界、商界、政界、军界等,响应南方拒荷运动联盟的电请,都举行各种各样的集会,讨论怎样抗议西方荷兰帝国对泗水华侨问题的无理条约。

    上午,在天津的北方同盟会总部全体革命党人大会上,决定在第二天,在北京中央公园召开国民大会,提醒国人勿忘国耻。但是,热血澎湃的年青学生们已经不能等到那天了。就在天津北方同盟会总部开会的同时,北京的青年学子们已经在发起和筹备示威游行了。

    刚来北京就职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北大饭厅召集学生班长和代表开会,讲述了海外华人的苦难,荷印当局的种种歧视压迫华人之政策情况,号召大家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奋起救国,青年学子们愤怒得眼里象要冒出火来。

    高工的一位学生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

    “格政府之心,救灭亡之祸!”

    北大校园内却沸腾起来了。学生们已无心再去教室读书或娱乐场所娱乐,而是奔向北河沿法科大礼堂参加全体学生大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