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风暴!-《重生崛起微末》
第(2/3)页
这种刺激经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愤懑、愤恨与反抗情绪,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超常规”的行动,焕发起“超常规”的能力,这大概就是孟子说的“知耻而后勇”。
一些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往往会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这两下子。”
因为想得到,而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便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
比如。
做家具生意的吉盛伟邦在沪市有很大的名声,它的老板叫邹文龙。
邹文龙来自北方冰雪之国的长春,在一向瞧不起“外地佬”、尤其是“北方佬”的沪市打出了一片天地,身家要以若干个亿元计算。
邹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的创业动力来自“三大差别”。这“三大差别”不是他自己提的,是他现在的岳父给他提的。
邹文龙说自己早恋,高二就开始谈恋爱,身体又不好,后来女朋友考上了大学,他却落了榜。他女朋友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和我的女儿有三大差别。
第一是城乡差别。女朋友是城市户口而邹文龙却来自贫穷的农村。
第二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邹文龙的女朋友已经考上了大学,而邹却不得不接一个亲戚的班,到一个小杂货店搬油盐酱醋,出卖劳动力。
第三是健康上的差别。邹文龙因为身体不好影响到大学都没考上,难以想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以后怎么靠体力活儿吃饭,你怎么能够养得活我的女儿?所以,你和我的女儿谈恋爱,坚决不成!
要想不放弃自己的女朋友,那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想方设法去消灭与女朋友之间的“三大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邹文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行动,并且一举获得了成功。现在,女朋友早已变成了老婆,邹文龙还是喜欢对老婆说:“我都是为你做的。”
实际上,邹文龙说错了,他不是什么“为你做的”,而是“为了得到你做的。”这就是**的作用,再辅之以出色的行动力,邹文龙终于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
犀明进修总裁班的时候还知道其他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故事。
比如大名鼎鼎的张树新女土的创业亦是源于一种刺激。只不过,那种刺激比邹文龙的“女朋友”来得更为刻骨铭心,因为关系到她父亲的生死。
1989年她父亲患癌症来首都,到1992年去世,她们几乎倾其所有,最后想做很多的事情,却总是囊中羞涩做不了。
那个时候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下海,大街上有很多不同的人的生活状态,她觉得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就不用去讲那么多的大道理。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张树新就是在那样一种状态下,由报社记者而下海创业,成为一个创业者。
创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没有钱,想有钱,要赚钱。后来张因为创办瀛海威,第一个大张旗鼓将互联网引入中国而声名雀起。现在张是联和运通投资公司的老板,已经由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发展为一个用自己的钱投资的职业投资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