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要有新的思路-《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3/3)页
    叶佳怡在大洋彼岸读了MBA,又在外企做了几年部门高管,对欧美文化非常熟悉。
    “国内情况正好相反,老人们本身就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贪生怕死是人之天性,这倒无可厚非,即使借助外界支持,只要能有一口气,也要继续维持。作为家属或子女,不竭尽全力,倾其所有,似乎就显不出孝道,不仅自己良心过意不去,也怕外界指责嘲笑。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的老人,家属照料有困难,基本上都送往养老机构,这是现实问题。”关云天道。
    “还有一个细节,欧美人在吃饭问题上相对简单,我看他们的养老机构,一日三餐以牛奶面包居多,再加一些蔬菜就很不错了。再看看咱们在北上广深考察时见到的情况,即使档次比较低的养老机构,哪怕一菜一饭,主食除了米饭面食,副食也不能重样。档次高的养老机构,煎炒烹炸都有,午餐晚餐的副食起码要有两三样。”魏处长道。
    “是呀,饮食结构不同,花样繁多,加上服务对象大多属于年老体弱者,将来需要的服务人员和辅助人员就会相应增加,劳动力成本不得不考虑啊!”叶佳怡道。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关云天,如果劳动力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来的盈利希望就要大打折扣。但是,无论在国内几大城市,还是在国外的养老机构考察,关云天发现一个问题,除了人工服务,在那些机构几乎没有看见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无论哪个行业,现代化都是必由之路,传统的养老事业属于纯粹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关云天认为,昌达集团从事养老行业,要有新的思路。
    除了卧床不起的服务对象,关云天认为养老机构的其他工作,都可以借助于现代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尤其是那些费时费事的简单劳动,完全可以交给自动化机器设备去完成。
    听了关云天的设想,叶佳怡第一个问道:“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代替人工,当然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体你想在哪些方面实施呢?”
    “侍候卧床不起的服务对象,任何设备也代替不了人工服务,不过,那种情况的收费标准自然要高一些。其他情况,我认为都有可能让现代化设备成为一种辅助手段,有些情况甚至可以成为主要手段,比如大量占用人力资源的卫生清洁工作,一台清扫机器人,相当于几十人的劳动量,而且不知疲倦。”关云天道。
    老薛本来就兼任昌达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他很关注这个问题,“这种简单重复性质的工作,机器人确实很有优势,其他事情恐怕就不好说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