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敢问百户,上面现在让这么多人学水战之法,是要开海吗?” 新选入卢镗麾下的大鹏所总旗江昌,在领着林纪等一干新入伍的士兵,来到卢镗所在军营时,就也问了一句。 卢镗听后就问着江昌:“那你是想让上面开海还是不想让上面开海。” “当然是不想!” “开海就会来更多海夷,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到时候,上面就会让我们交更多的屯田籽粒银,好让他们能跟海夷做更大的生意。” 江昌毫不犹豫地回道。 卢镗点了点头:“放心吧,上面不会开海的,加强水师,是为加强禁海、打击走私!” “那就好!打击走私,还能立功发财!” 江昌笑呵呵起来。 卢镗则微微一笑,他知道,军户们肯定都愿意加强禁海。 他自己也一样。 在他看来,加强禁海,的确可以阻止更多的海寇得到内地缙绅的支持,而内地缙绅也会失去海寇这个外援,从而避免朝廷海防进一步被破坏。 话说。 在眼下这个时期,主张加强禁海确实是大多数人的主张。 无论这个立场是基于公还是基于私。 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出现嘉靖中期朱纨带着卢镗等官军大力打击走私的情况。 而开海的主张渐渐成为主流,还要等到朱纨等打击走私太狠、禁海也禁的太认真,以及倭乱发生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官僚开始主张开海,最终才在嘉靖末年隆庆初期形成主流主张。 所以,朱厚熜即便想开海,现在也只能先借着加强禁海的名义,加强水师。 但他相信,等他任用得人,让朱纨这样认真禁海的人去禁海后,会有人喊疼,进而呼吁开海的。 “快!” “快!” “快!” “他娘的,都没吃饭吗?!” “趁着风向没变,赶紧咬上去!” 当茫茫无垠的大海上,越来越多的新水兵在战船上,接受着海上训练时,朱厚熜也收到了来自张璁关于战船督造的最新情况。 “陛下!” “据张璁报,各造船厂已按照要求降低造出四桅的五千料以上大帆船十艘,经在东海试航后发现,这些战船的确比原按照佛朗机船仿造的战船更耐强风。” 而朱厚熜在这时也正听着王琼关于战船制造情况的汇报。 “好!” 朱厚熜听后很是高兴,且道: “朕要给这批战船御赐名号!” “伱们兵部先议一下,到时候把拟好的战船名上报给朕,要用国朝功臣命名,最大的战船自然当是功勋最著的,比如中山王当得其中最大之战船,以激励该船将士,再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