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 “南方人也不是全都不忠不义,臣也已劝亲友买船买粮买布。” “等朝廷的库积之货通过供销铺出完,差不多就是大批货物到京之时!” “那时,各钞关自会赋税大增!” “同时,漕运也因此不会再被南直控制!” 朱厚熜听后心情好了不少,且点了点头: “很好!” “朕看今日天气不错,大雪初停,晴空朗照,你们陪朕一起,着便衣乘寻常马车出去看看,看看供销铺有没有解决京师物价的问题,顺便看看民情。” 朱厚熜接着又说了起来。 费宏和王琼拱手称是。 待朱厚熜和费宏、王琼二人于西长安门出来时。 朱厚熜就看见整个偌大的西长安街,家家挂满了红灯笼,亭台楼阁藏于青砖高墙内,时不时地就向外面传出丝竹管弦之声。 与此同时。 着便衣的锦衣卫也如出巢的蜂群一样向四处散开。 骑马的更是先出了西长安街,在街口四处凝神张望了一会儿后,才去了别处。 更有暗卫已经提前去了西长安街口和宣武门内大街的许多茶楼酒肆上,临窗审视起了周围,甚至有拿着单筒望远镜,看对面暗卫用不同颜色旗帜为代码所组成的信息,而对自己屋内的校官说: “对面说没有发现异常!” “让他们再探!” “是!” 朱厚熜这里则隔着车帘,继续观览着外面。 西长安街住的都是达官显宦,所以还比较安静,看不见市井人物,除了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听不见吆喝声。 而这些达官显宦们的家都有高墙遮挡,除了大门前的石狮子看上去很壮观,高台阶上的朱门颇为气派外,也看不到里面是怎样的富丽堂皇。 所以,朱厚熜也只能大致从外面了解一下,且朝右侧前方一处高楼广厦密集的地方伸手指了一下,问道: “这是小时雍坊,对吧?” “回陛下,是的。” 王琼这时先笑着回道。 朱厚熜道:“这小时雍坊都住了哪些显贵?” “回陛下,有英庙时的首辅李文达公(李贤),还有武庙时的首辅李文正公(李东阳)。” 费宏这时主动回道。 朱厚熜听后道:“难怪隔在高墙都能看见大量广厦高楼。” 王琼趁此主动走上前来,对朱厚熜说: “陛下,据臣所知,这李文达公传衣钵于李文正公,而李文正公则传衣钵于杨太傅,如今则是到了元辅这里,他们皆是国朝一代清流领袖,皆出自一门,最早要追溯到三杨辅国之时!” 王琼这话让费宏听后不由得眉头皱的更紧,便忙对朱厚熜说: “陛下!” “臣可没有接杨太傅什么衣钵,也不是什么清流领袖,臣能升为首辅,是蒙陛下的拔擢!若说臣是谁的门生,那臣也只能说陛下的天子门生!” “朕知道,王阁老今天的话也的确有挑拨之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