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舍身成道,投名状-《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这其中的碰撞,让老朱在极限操作上,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而姚广孝这个被朱元璋推出去的人,自然也是如此。

    老朱需要他有弱点掌握自己手中,无论是美人,还是其他。

    姚广孝说道此处的时候,默默呈上一个本子。

    张异只看上边的名字,登时愣住。

    《道余录》。

    张异默然,他不用翻开这本书,却也知道姚广孝里边写着什么?

    《道余录》这本书,乃是姚广孝晚年的著作,书的内容,大概就是直指北宋二程、南宋朱熹在文章中对佛道二门的批判。

    这件事在张异看来正常,程朱理学本身就是儒家完成神性,往泛宗教化转变的过程。

    而程朱为首的大儒,逼着转型儒家,也是来自于佛老的竞争。

    理学与宋元大兴,如今早就成了世间的主流思想。

    这百年来,只有儒家人指着佛门和道门的鼻子上骂,却少有佛道之人去反驳儒者,或者说,他们的声音,也被掌握了话语权的儒家人给无视了。

    在姚广孝原来的命运轨迹中,他也是在晚年,才将心里话说出来,写下这本书。

    只不过,他也低估了当时的社会影响。

    大概是因为他位高权重的缘故,当他以青衣宰相的身份写下这本书问世之后。

    甚至他的姐姐,都与他绝交。

    由此可知,程朱二人的地位。

    而如今,道衍提前了至少三十年,将这本书给写出来。

    他是不知道这件事会引发重重后果,让他众叛亲离吗?

    张异将书拿过来,仔细读了一番。

    姚广孝虽然当了道士,可他这本书依然从佛门的角度去批判程朱。

    程朱,在这个时代,几乎可以媲美孔子这位至圣先师。

    天下读书人,都是程朱的信徒,而就算不读书的百姓,也同样被儒家的条条框框,规定了如何生活。

    孔讷身为未来的衍圣公,只是提出新儒家的理念,

    都被攻击成什么样。

    姚广孝交出去的东西,就是送给朱元璋的投名状。

    你皇帝不是不放心我吗,那我将自己变成众叛亲离,总不会错吧?

    “你这是何苦?”

    张异将书放下,叹息一声。

    姚广孝却呵呵笑起来:

    “师父,宫里那位的疑心病太重了,如果有选择,贫道也不会如此。

    只是,既然答应了师父,牵扯到这因果之中,贫道就不会畏首畏尾……”

    张异闻言,道:

    “那如果亲人离散,你也在所不惜?”

    姚广孝的瞳孔收缩,他不明白张异这句话的意思。

    再看眼前的《道余录》,姚广孝笑起来:

    “既然想跟着师尊,改换这天地,有什么号在乎的?”

    张异无声点头,姚广孝眼中闪现出来的疯狂,他自己都感觉心悸。

    后世的他读到姚广孝的时候,曾经跟朋友开过玩笑,说这货除了喜欢造反,其实一切都好。

    如今,他自己造孽,将姚广孝的志向忽悠丞随着他改变这个世道。

    姚广孝相信了,而且,比起造反这种伺机而动的事,他在此事上显得更加疯狂。

    “那你以后出门,也跟皇帝申请几个锦衣卫吧!

    估计想你死的人,不会比贫道少!”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时间,远处的人纷纷侧目,不明白为什么国师和姚广孝为何如此?

    张异求见皇帝的帖子已经通过锦衣卫送出去,

    但第二日,他才入宫求见皇帝。

    朱元璋在早朝和午朝的当口,接见了张异。

    张异见到老朱的时候,姚广孝的那本道余录,已经出现在老朱的案桌之上。

    这就是他的投名状,也是姚广孝的决心。

    同样一份《道余录》,放在不同的时空起的效果也不一样。

    原来时空的姚广孝,哪怕因为这本书被读书人疯狂的攻讦,但有青衣宰相的威望和跟朱棣造反的感情,没有人能那他怎么样?

    他最多也是被好友割席,亲人绝交罢了。

    可是在这个时空,姚广孝是真有可能被人弄死的,这不是政治上的争夺,而是信仰上的冒犯。

    张异也没真正对程朱二人公开质疑过。

    可以说,失去皇帝庇护的姚广孝,会瞬间被程朱信徒弄死。

    朱元璋看到张异盯着书桌上的书,笑道:

    “你徒儿比你,还要疯狂几分!

    不过他这些话,倒也不无道理!”

    朱元璋自然明白,这本书所牵扯的东西是道争。

    伴随着程朱理学决心,佛道二门,也就成了所谓的异教。

    当过和尚的朱元璋,自然也感受过那种从上而下的鄙夷,不过他没有能力,去反驳这些人而已。

    “他求朕出版此文,朕允了!

    不过怎么出版,你既然是他师父,就看着办吧!”

    老朱看似轻描淡写将手稿交给张异,张异哭笑不得。

    合着,拉姚广孝下水还不够,自己也要搭上去?

    不过所谓债多不压身,朱元璋这套让人成为孤臣的手段,他也见多了。

    他默默接过这份手稿,好好收起来。

    “陛下,臣有事禀告!”

    张异不动声色,开始给朱元璋汇报起这些日子的所行,所得。

    ……

    第二日,

    在报童的叫卖声中,百姓们迎来了新的一天。

    伴随着报纸的销售网络逐渐铺开,和记者这个职业的慢慢成熟。

    日月时报已经从周报变成了三日报。

    看报纸,早就成为应天府上至百姓,下至读书人的每日享受。

    当他们打开报纸,头版头条很正常,就是关于迁都的事。

    随着冬天的临近,距离大明迁都,也就不过几个月时间了!

    大家伙看完迁都,再看看连载的。

    等到这些看完,平时少有人翻阅的社论板块,也有人会瞄上两眼。

    只是这一瞄,瞄出一个巨浪滔天。(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