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要钱要命,他比你适合当皇帝-《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商人们无论是为了利益也好,为了身家性命也罢,他们都想去攀附权贵,换取利益。

    胡惟庸这种大员,只要他想,他家肯定门庭若市,往来的商人也能轻松给他凑上几千两银子。

    以前的他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自然不会去搭理这些人。

    更何况,应天府有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皇帝的检校在监视着朝中的官员。

    商人的钱是这么好拿的?

    拿了钱,就会犯错,前程有没有不说,身家性命可能都要搭进去。

    所以张异给胡惟庸下的套,不仅仅是让胡惟庸难受那么简单。

    他想要胡惟庸死。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胡惟庸,如果胡惟庸为了儿子敛财,浙东派的御史那可是磨刀霍霍等着他。

    可是如果胡惟庸什么都不做,他就得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

    如果一开始胡仲文就没了希望,胡惟庸大概不会如此难受。

    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决定自己孩儿的生死,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局面,都会产生心魔。

    “这是个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呀,就是不知道咱们的胡大人,会如何选择?”

    皇帝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他并不反感张异将胡惟庸推到拷问人性的边缘。

    胡惟庸是他看中的臣子之一,他最大的问题是他太过溺爱那个儿子。

    如今他儿子已经注定要死,这一点在朱元璋心里是加分的。

    张异将胡惟庸逼到绝境,老朱反而想要看看在关键时刻,胡惟庸能不能靠得住?

    如果靠得住,自己不介意将他往往提一提。

    如果靠不住,那就成全那小子,送他们一家上路。

    自己坐山观虎斗,左右都不亏。

    “你在想什么?”

    朱标低头沉思,不回答皇帝的话。

    老朱忍不住出声询问他,朱标回神,躬身道:

    “其实儿臣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是上次张家弟弟提出来关于官员俸禄的问题!”

    朱标居然想到那里去了,老朱也有兴趣,他身子前倾,表示自己在听。

    “张家弟弟说过,哪怕朝廷给得再多,也无法杜绝贪官,但给人一个体面的日子,却能将许多本来不该贪腐的人,守住他们的本心。

    儿臣本不理解这样的道理,可是如今看张家弟弟设套胡惟庸。

    这何尝不是一次拷问人心?

    如果胡大人那八百两银子能够救活胡公子,他就不用面对这种考验。

    儿臣想到其他官员,他们也许不用面对胡大人这种生死抉择,但他们的考验也廉价得多……”

    朱元璋哼了一声,朱标这个意思还是说他太抠。

    虽然给官员涨俸禄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多少也有些不平衡。

    不过朱标的话他是接受的,都是凡人,谁天天经受人性的考验,也保不定自己能不能承受住。

    底下官员少经受一点考验,清官的比例就会多一些……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自己好好的心情,被这个儿子搞得有些难受。

    他难受,

    胡惟庸比他更难受。

    将大蒜素拿回家,给胡公子用上之后,胡公子的病情果然压制下来,只是他也明白,两瓶大蒜素连一天的量都不够。

    最多几天,他儿子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少不得,要去找点钱了……”

    胡惟庸已经让人安排下去,准备去接触那些商人。

    不过他还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收他们的好处?

    如果有选择,他肯定不会做,毕竟跟这些人打交道,他有些掉份。

    就在他犹豫之时,门口仆人来报。

    “李相?”

    胡惟庸没想到李善长会来找他,赶紧出门迎接。

    李善长并没有下车,而是让胡惟庸上来。

    胡惟庸上车之后,他让车夫驱车,

    李善长全程不说话,胡惟庸也不敢说。

    马车在城内行走,穿街过巷,不多时,胡惟庸听到有哭喊声,不绝于耳。

    他不解,正要掀开帘子去看,李善长用目光制止他。

    马车走得很慢,但足够让他听完外边的动静。

    抄家……

    这是哪位朝中官员因为贪腐问题被皇帝抄家了?

    胡惟庸正疑惑着,李善长突然说道:

    “杨宪要出事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