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由皇帝打断,张异的目光回到老朱身上。 “出海的事情我已经去筹备了,船,大概我能拼凑出来! 人,我手里也有一批老水手! 只是这出远洋,许多东西咱们都没有经验,虽然有你说的航线图,但想要找人吃下来也需要时间! 我准备明年春天再想着出海的事,从这到明年的日子,我手下的儿郎也需要训练! 黄英是我选的,这孩子虽然也打过水战,但并不算老手,我带他来是希望你提点提点他,还有什么遗漏?” 张异想了一下,似乎自己该说的都说了。 航海这种事,他又不在行,最多是前世看穿越资料的时候了解过一些皮毛,可这些皮毛放在真正的航海上,那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 他的那些资料,也只有交给老海员才能真正吃透,想要培养一个新手他可不行。 张异回答:“至少目前,我想不出来!” “没事,父……父亲交给我的东西,我也在研究,等回头我回了吴地,再好好实操一番!” 朱元璋点头,对沐英说: “反正路途艰险,一切小心,天灾我帮不了你多少,不过我会给你多配一些人,争取让你平安度过渤海和东海……” 说起人祸,一边的张异似乎想起什么? 他倒是忘了,大明外海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老朱还没称帝之前,方国珍和张士诚的旧部就一直在海外肆虐,而倭寇的祸乱,其实从洪武朝开始就有发生。 所谓倭寇,除了有日本的流浪武士之外,还有一些靠着大海生活的华人,他们从元朝开始,就世代打着倭寇的名号,骚扰边境。 这些人在张异看来,虽然流着华夏的血,但和鬼子无异。 只怪自己没本事,就是这些豺狼,间接影响了华夏国运的走势。 大明朝的海禁政策,算是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这账,多少要算在这些人身上。 老朱和沐英正在交心,张异突然说了一句: “人祸呀,那我也许有个东西你们用得着……” “是什么?” “大炮!” 朱元璋马上坐直身子,这小子果然还藏着好东西。 “火炮?” 朱元璋不确定地询问。 张异点点头,回了一声:“就是火炮,不过不是咱们目前用的火炮!” 火炮的技术,随着蒙古人的西征,早就传到西方。 见证过火炮威力的洋鬼子,这些年一直在改造火炮,如果单从这个地方开始,其实东西方的分水岭已经逐渐在某些技术上拉开差距。 不过大明真正感受到在这项技术上大明差了人家许多的时间,是两百年后。 这项技术在欧洲,也要十六世纪才会被欧洲人运用,而明朝得到这门火炮技术,已经是万历年间。 红衣大炮,或者叫做红夷大炮,放在如今的洪武朝,就是妥妥领先两百年的超级火炮技术! 张异没有废话,他回想前世自己看过的那些穿越者材料,关于红夷大炮的构造和制造方法,在他所在的时代只要愿意去查几乎没有秘密。 偏巧他前世刚好看过有人还原过类似的技术,所以对这个非常熟悉。, 他马上找来尺子和笔,开始试着画图。 老朱几个人就这样干等着,好在张异最近画图画多了,熟练度非常高。 关于红夷大炮的设计图他直接给画出来,画出来不算。 张异还将铸铁材料和构建的建造方法也一并写出来。 朱元璋看着这个,手都是颤抖的。 “这叫红夷大炮,来自……嗯,你懂的……” 张异给老朱眨眨眼,然后给老朱说了一下红夷大炮的大概参数。 他给老朱的红夷大炮,自然是改装版本的,射程两点五公里,所有炮口和尾部装有准星和照门,可以调整方向。 华夏虽然是火炮的发明者,但大明如今先进的火炮有效射程才300多米。 跟张异画出来的大炮比起来,那根本不值一提。 这是国之重器。 老朱的身体颤抖不已,这玩意要是他早有,明军的攻伐之路走得可能会更加顺畅。 “可惜,大明军队没有早点装备这种东西!” “想多了,咱们大明的北伐军暂时也用不上,这炮野战不太行,比较适合攻城和在船舰上使用! 对了,你们的船可以改成炮舰吗,如果不行,我给你画点图,陈友谅的宝船其实不错,是咱们这个时代能用上的最好的船了,不过…… 您能造出来?” 将火炮技术交给黄和这样一个恐怕拥有海盗背景的商人,张异自己也觉得有点危险。 不过想到红薯入华夏的好处,他觉得这点风险可以承受。 毕竟如果哪天这位黄叔叔敢用火炮作乱,他越可以将这门技术公开。 张异虽然信任老朱,却不是完全没有防备他! 只是比起大航海的意义,这点风险对于大明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老朱听张异这么说眼都红了:“你瞧不起谁,只要你敢画,我就给你造出来!” “你悠着点,这东西可是造反的物件,可千万不要牵连到我,这玩意只能在海上用,知道吗?” 千叮咛万嘱咐之后,老朱给张异各种保证,终于将这门技术拿到手中。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张异这礼物送得及时。 “这货不会成反派吧?” 将这种技术交给一个商人,还是很有可能跟海盗有勾连的商人,张异有些犯嘀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