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皇上驾到-《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3)页
    以往也起哄架秧子的,孟师傅就是孟翰林,他都知道,一群臭小子而已,他可不惯着:“吵吵什么?吵吵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没听过吗?让你们背书是为了你们好,难道要你们出门跟人谈论个什么,都不知道出自哪里,如何能服众?”
    孟翰林对付这些小孩们,早就驾轻就熟:“来人!一个个的打十个手板!不知道尊师重道的东西,让你们背书就背书,不背书捣乱什么?当心我跟皇上建议,换几个伴读给太子殿下,被东宫撵出去的伴读,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这后头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太子殿下不高兴的道:“孟师傅,孟翰林,孤的伴读,孤自己会定,父皇那里孤也会说,你这不讲内容,只一个劲儿的让孤背诵,到时候父皇问起来,孤如何回答?”
    “太子殿下想多了。”孟翰林那边让人打手板,啪啪啪的动静响起来,那些少年伴读们咬牙不吭声,手都被打肿了:“皇上日理万机,考校殿下功课,只需要殿下背诵流利即可,释义什么的,殿下又不需要科举入仕,基本上知道点就行了……。”
    各种不屑一顾,各种推诿不讲释义。
    “可是……。”太子殿下要说什么,被孟翰林给打断了:“好了,太子殿下,你该背熟了这一段,那几个小子,挨了打就别再张嘴,不然还要打。”
    温润不知道皇上现在是个什么表情,但是感觉心情应该不太美妙。
    因为他听太子殿下说过,前几次,皇上也不知道是受了谁的影响,考校了一下太子殿下的功课,发现太子殿下背诵各种典籍,流利非常,十分满意。
    但是后来两次,皇上觉得太子殿下都十岁了,释义也该学了一些,逐问了一段释义。
    可太子殿下释义的内容非常平凡,甚至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皇上当时没发火,只是跟太子殿下点评了一番释义内容的对错。
    转头问了降解释义的这位孟翰林,孟翰林跟他说,太子殿下不太爱听他讲课,经文释义的确是有些枯燥,故而这种释义内容,一般都是由浅入深。
    且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确是坐不住。
    所以皇上当时就信了孟翰林的话!
    现在亲耳听到这家伙,对着太子殿下说着另一番理论,皇上能不生气吗?
    但是皇上生气很环保,他不对无辜的人发火,也不会憋着自己气自己。
    里面的人还在继续对话,但很明显,孟翰林仗着自己是皇上亲自点来授课的先生,连太子殿下都要尊称一声“师傅”,故而架子摆的高高的,说话铿锵有力,用皇上压太子,用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温润听里头那人自己作死,心里却明白了。
    太子殿下肯定是用了什么办法,拉拢了伴读们,今天群起反对和质疑孟翰林。
    因为听太子殿下提过,教导他的人虽然多,但是能真心实意的教导太子殿下的人,没几个!
    很多人要么是挂个名儿,要么是兼职。
    东宫有官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
    又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
    都是品级非常高的职位。
    史官职志记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的记载。
    可见太师和太子太师不是一回事,太子太师也不能简称太师,观宋元明三朝太师都是正一品衔而太子太师只有从一品衔。
    要想辅佐太子,就得师出有名。
    故而皇上将教导太子的重任交给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有这些荣誉头衔。
    别的不说,这头衔足够压制太子殿下,不得反抗。
    因为太子殿下太小了,十岁的孩子能干些什么呢?
    大概是孟翰林经常这么干,说话也越来越难听,最后几乎是骂上了。
    当然,皇帝也忍不住了,他是马上夺得天下,本质上还是个武夫,开门什么的,哪儿游用脚丫子踹门来的突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