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锅包肉跟大熊猫-《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3)页
    云姨知道刘夫人的想法,就拉了刘夫人身边的一个粗使婆子:“我跟着去小厨房看看,帮着烧个火也行啊。”
    “你该不是去监工吧?”镇北侯夫人笑着打趣:“去帮忙可以,别烧了厨房就行。”
    “您啊,还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呀,就是去帮忙烧个水,沏个茶什么的,顺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先吃两口再说。”
    云姨跟镇北侯夫人关系不一般,这话说的也能站住脚,就跟着王玫退下去了小厨房那里。
    镇北侯夫人陪着刘夫人说话,什么京城里如今时兴的绣花样子,是一个“猫扑蝴蝶图”,其实就是耄耋图,寓意长寿的一个样式,很难得呢。
    还有从蜀中来的竹林竹熊图,说那竹熊黑白相间,憨态可掬。
    温润嘴角抽了抽:“那叫大熊猫!”
    “哦?”刘夫人来了兴趣:“温雅士知道这竹熊?”
    “当然啦!”温润也来了兴趣,前世他就喜欢这国宝,但是只能看,不能摸,去蜀地旅游的时候,就没有不去那里的保护区看大熊猫的,那种明明可以用力量征服世界,偏偏以卖萌卫生的家伙,可爱死了。
    “其实这种大熊猫,寓意是像猫一样的熊,别看可爱,力量很大!而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大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温润去看过好几次大熊猫,听到有不少宣传大熊猫的软广告。
    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凉山彝族叫峨曲。
    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
    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
    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
    提起国宝,温润有很多话要说,两位夫人没想到,随便一个话题,温雅士竟然知道的这么多,说的还头头是道。
    甚至还知道了,大熊猫有八百万年的存在历史,是“活化石”!
    温润侃侃而谈,把两位夫人侃晕了,王玫那边的饭菜也做好了。
    上来的时候,温润就拉着陈旭去了前面,跟王珺他们一桌子吃,的确是一些南方菜肴。
    大煮干丝,糖醋鲤鱼,红烧狮子头,本来都是江南的风味,甚至连汤,都是老鸭汤。
    彭城鱼丸儿,拆烩鱼头,鼎湖上素,也都是事先说好的六道菜,取个六六大顺的意思。
    可这锅包肉,养生小炒,是怎么端上来的?
    这两道菜,明显不是他们爱吃的嘛!
    温润看到菜上来了就笑着道:“来来来,尝一尝我妹妹亲手做的锅包肉,养生小炒。”
    王珺看了看温润,他记得这道菜是温润让妹妹特意练习过好几次的,是他的菜吧?
    锅包肉这道菜倒是不费事儿,就是需要练习火候,必须要酸甜酥脆才行,而且用的都是里脊肉,那几日,记得家里人吃炸肉片儿,吃的眉开眼笑的……。
    “这两道菜是王大小姐做的?”刘老妖还有点不信:“我媳妇儿肯定爱吃。”
    “当然爱吃了,这是两道女子菜,尝一尝吧,我妹妹的独门配方。”王珺伸筷子夹了一个锅包肉,一转手,塞到了温润的碗里:“吃吧。”
    温润朝他呲了呲牙:“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