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牛拉马车-《我在六朝传道》
            
            
            
                
    第(1/3)页
    第642章  牛拉马车
    长空雪飘,银装素裹。
    中原大地上都在喜迎新禧,路上行人自然不多。
    短背化为一个黑大汉,如今他已经今非昔比,当然不会是连化形都不彻底的猪头人形象。
    李渔看着三个人的形象,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古怪,尤其是走路的时候,左摇右摆的很明显不太习惯。
    他们已经到了大魏的地界,因为不太熟悉大魏的规矩,所以一人三妖也没有御空,反正就是边走边观察一番大魏民间的寺庙和道观。
    信仰这东西在六朝其实非常相似,除非是皇帝陛下突然有一天信佛了,那么举国上下都是佛寺,又或者皇帝哪一天崇信道士了,道观就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说到底,这是一个皇权社会,“楚怀王好细腰,国中常有饿死者”。
    最经典就是李世民,这厮一会崇佛,一会崇道,搞的国内无所适从。
    在信仰这方面,李二一直有灵活的选择标准,总之一个原则,谁对他有用他就偏向谁。
    当初女皇之厄,他要用玄奘,于是大唐差点成了佛国。后来李渔解了女皇之厄,和尚们立刻不受待见起来,再后来佛门内斗,他直接把密宗老巢给灭了。
    你要是说李世民对神佛有多大的敬意,李渔第一个不信。
    他都敢找人假扮观音,糊弄大唐僧侣,你说他能有多大的敬意.
    就看刘伯温的了,李渔在心底暗暗祈祷,本来他不抱多大希望,但是一向很悲观的刘伯温,竟然主动要去大唐,多少给了李渔一点信心,或许这个成名已久的谋士,有自己的底牌。
    大魏国内,门阀当家,曹操虽然致力于改革,但是阻力太大,一直没有动到门阀的筋骨。
    除此之外,魏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屯田制,各州郡都有田官。
    到了魏国之后,李渔沿途见到了许多的连成一片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际。
    曹操十分重视农业,大修水利,开垦良田,这也使他们能挡住蜀国一次次的进攻。
    走到魏国都城许都门口,经过曹操的扩建,许都面貌大变,已经完全具备帝都的气派。
    当然,这里和汴梁、长安、金陵还是没法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