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卖断货-《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3)页
    “嗯?这数据没错?”
    “领导,天玉1号也纳入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数据应该是准确的。”
    “哦,天玉只是和良种补贴沾边吧,这零售价老百姓能承受?”
    那人尴尬的点了点头,
    领导继续看了下去,不一会儿,便看到了先玉335,其60元/公斤的售价再次让其皱起了眉头。
    “我们的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啊,核心竞争力太差,连登海这样的企业都选择了和跨国公司合作。”
    “如果再不改革,研发能力不能转移到种业公司上,国内种业公司还会想着出国引种。”
    顿了顿,
    “天禾种业还不错。”
    种业周刊属于央媒,农业部的相关信息很快便传了过来。
    徐平连夜让人赶制,第二天就印发到了农民日报等多种报纸上。
    引发了热议。
    郑单958的战绩还算正常,天玉1号是什么鬼?
    超级玉米再现?
    单个品种营收破10亿?这是哪来的妖孽?
    德农公司的张扬羡慕了,这恐怖的售价,利润该有多高。
    这又为种业市场添了把火。
    已经在自驾大西北环线路上的徐小雪也看到了报道,当即忍不住,找了就近的农贸市场。
    一问,断货了。
    ……
    “没货了?”
    “那我预订下半年的货,先订1500万斤吧,定金多少钱,算一下,我安排人打过来。”
    “不急,还是先签好合同。”
    瞿阳挂断了赵华的电话,笑着说道:“鲁省的经销商也断货了。”
    “卖得太火爆了,销售额直接破了10亿!现在已经快到14亿元了。”
    “利润更是夸张,保守估计有60%-70%的利润。”
    “严总,今年的制种可得把好关,去年才两万亩制种,玩个卵啊。”
    严群先是看了眼上首的郭阳,才没好气的说道:“去年是谁在叫唤产量太多?”
    有了两年的经验,天禾已经摸透了天玉1号的制种产量。
    普通管理下,每亩制种产量能达到2000斤,去年制种2万亩,总产量在4000万斤左右。
    只是就目前的情况,好像不太够。
    两人齐齐看着郭阳,
    “今年要扩大多少面积呢?”
    郭阳沉思了会儿,
    “营销和生产部联合研究下,制种扩大到最大面积。”
    “明年,天玉1号降价!”
    这么火,仿冒品已经在路上了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