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陶大娘虽然忙忙碌碌的,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姜长安的身影出现,眼睛顿时一亮。 她是看着姜长安长大的,真真是没人护着的孩子,不然也不用老拿命去拼。 好在,是个有本事的:“姜长安回来了,没受伤吧?” 看看,真正把你放心里的人是不一样的,最关心的永远是你本身,而不是那些荣耀与收获。 姜长安在陶大娘身上感到了温暖,就像李书深一样。 “没事,好着呢。” “那快洗手准备吃饭,大娘没经过你同意,厚着脸皮,自作主张,拖家带口地来蹭饭了。 哎呦,大娘一辈子没见过鹿肉,可不就稀罕得紧,你不会怪大娘吧?” 若是以前的姜长安,陶大娘可能不敢这么操作,现在的姜长安不是开朗很多嘛,也愿意亲近他们这些邻居。 今天的丰收对姜长安来说可是好日子,惯来有庆丰收的传统,在陶大娘看见公子拖着鹿回来宰杀时,就招呼一家人过来帮忙。 又叫了隔壁的青姐一家。 他们当然也没有空手而来,陶家也带了几种应季的蔬菜,还有杂面。 青姐带了精米。 于是,厨房里蒸了一大锅白米饭和杂面馒头。 陶家姐妹在门口洗菜,青姐在切菜,陶大娘在炒肉,生大嫂抱着孩子在一旁帮忙,扶晓在烧火。 热热闹闹的场面,非常有人气,香喷喷的饭菜你弥漫.. 啊!真幸福哪! “有大娘在真好!”姜长安感慨,频频往锅里,碗里探头。 已经烧好了一大盆的鹿排,又有一大盆的肉片,锅里还煮肉烫。 青菜是最后下的. “大娘我雇你来我家做饭可好?”姜长安突然说道。 色香味俱全,一看就知道大娘有一手。 扶晓嘛,太小了不说,做的都是清汤寡水的,味道欠缺。 “那我呢?”扶晓惊慌起来,不是说好的以后他负责饭食的吗?怎么才半天就变了。 难道她知道了今天的事? “你又没大娘的厨艺好,你以后想干嘛就干嘛,去读书也行,你自己安排。” 姜长安光棍地说了大实话,美食当前,她真不想再吃扶晓做的饭了,没学过的李书深就更不想吃了。 扶晓失望地低下头,他果然很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还害的奶奶. “你确定了?以后你们几个孩子确实是忙不过来。起房子可是大事情,要请的人可多了,做饭肯定要请人。”陶大娘说。 “我不包吃的,就多给工钱。 大娘你只要给我们几个人做一日三餐就行,一个月一两够不够?” “哎呦,单单的一日三餐就给一两那可太多了,而且大娘也就会做些个家常菜,五百文都多。 一个大男人早起贪黑去山外打短工,一个月也才六七百文。 姜长安啊,你现在是能干了,但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哪里能抵挡你大手大脚地花。” 是吗?姜长安是按一天两斤米一斤肉的价格开的工钱,考虑不是全职才少了些,这都有多? “可我觉得大娘值得,要不再加上扫地?” 姜长安这是在照顾她呢,陶大娘心里高兴:“那好吧,多谢小老板了。” “我给你做衣服,加上洗衣服。”青姐在旁边听着,然后也踊跃报名。 姜长安起来了,她就在姜长安身上,村里谁还敢欺负她?! 至少,让小杰能到院子玩… 青姐这一说,众人才又想起,姜长安不会做衣服,连缝都不会的那种。 听说,富贵人家也是有绣娘的,姜长安请一个绣娘也使得。 说来惭愧,她们这样的做派,就是在吸附人家孩子,但这世道、唉… “那谢谢青姐了,跟大娘一样一月一两银子。如此,我也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了!” 姜长安感慨,她的要求真是越来越低了。 “哈哈哈!我们姜长安啊,福气大着呢,更幸福的生活还在后头。 勤快上进的姑娘,都会过的越来越好。 你们俩丫头记住没有?要学姜长安一样努力。”陶大娘趁机又教育了一把自家姑娘。 门口洗菜的姐妹俩还懵懵的,她们娘说了啥?厨房太吵听不清。 “哈哈哈哈,娘,她们听不见。”大生嫂子乐呵呵吐槽着自家婆婆。 陶家人的心情变好起来,生意不好做,但以后家里有陶大娘的一两工钱,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几个女人聊着以后的好日子,渐渐的,开始八卦村里的事。 其实都是陶家婆媳俩在说,姜长安偶尔跟风,青姐是完全不吭声的。 “说到村里,姜长安,你家老太太病倒吐血了,都、都在传是扶晓气的。 你二叔那会可生气了,等腾出手来,可能会来找你麻烦。” 大生嫂子犹犹豫豫的,她没有告状说扶晓坏话的意思,要是不知会一声,姜长安被人打上门来还都是懵的呢。 老太太?哦,是那个奶奶啊! 被扶晓气吐血?! 姜长安手里正抓着一块羊排,是陶大娘舀给她的,听说后都没停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