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你跟朕进沛县,让你麾下的将士退回济南驻地。” 朱由检尝试着与刘泽清谈条件,“不,让你麾下的将士北上驰援京师。” “救援京师自然是臣子的分内之事,可是这帮骄兵悍将离了我不受管束呢,还得我亲自带队才行。” 刘泽清自然不会答应这个条件,倘若真把队伍撤走,怕是崇祯不亲手把自己凌迟了才怪。 “刘总兵既然自称忠臣,为何不听圣谕?”旁边的王承恩开口帮忙谈判。 刘泽清知道朱由检投鼠忌器,也不敢贸然弄死自己,便耍起了无赖:“正因为我是忠臣,所以才实话实说,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可是陛下让你撤兵啊?”王承恩耐着性子讲理。 刘泽清摊摊手:“我让他们撤,他们也不听我的。” “你还没下令怎知他们不听?” “我下了命令他们也不听!” “那你先下令试试?” “下令也是白下,没人听!” 朱由检脸色铁青不想说话了,干脆扭头钻进马车里静观其变,王承恩和刘泽清斗嘴玩绕口令,双方都在等。 赵云手中的枪没刺下是在等后面的骑兵过河赶上来,虽然敌军十倍于我,但以下犯上,很多人心里对于做反贼是有顾虑的,未必会全心全意的给刘泽清卖命, 刘泽清则是在等赵云犯错,在等赵云松懈。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他或许能保持一个时辰的警惕,保持两个时辰的警惕,但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 而朱由检又不敢杀掉自己,那样他和妻儿也没法活着离开,毕竟就算自己死了还有兄弟刘泽洪、儿子刘擎统领这支队伍。 若是自己不幸死在赵云的枪下,他们一定会为自己复仇,杀掉自己只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王承恩和刘泽清斗了半个时辰的嘴,最后双方口干舌燥,都开始舔几乎要磨破皮的嘴唇,彼此懒得再说话。 但赵云手中的枪却一直抵着刘泽清的咽喉,没有一刻的放松。 因为赵云知道,自己手里握着的不仅仅是一杆枪,而是朱由检的命,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只要自己稍微走神,就有可能被刘泽清的部下把人救走,那样再也没有机会救出被挟持的大明天子。 倘若朱由检真的被裹挟到了凤阳,天知道历史会怎么发展?所以抵着刘泽清咽喉的银枪一刻也不能放松。 就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马车里的周皇后灵机一动站了出来:“刘总兵说你手下的将士不听你的话,那咱们不去讨论这个问题。哀家问你是否听从陛下的口谕?如果你不听,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也不必再自称忠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