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任何针对于他人生命威胁的事情,都可以分为两种。” “分别是精神威胁,以及武力威胁。” “前者可以当成垃圾话,比如你不跳楼就去杀伱全家,杀你女儿之类,又或是逼债。” “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真正把人逼死,尤其是距离还这么远的情况下,就算是逼债,也得将距离缩短到五米左右。” 许生看着距离道。 人的安全距离会让身体下意识起反应,这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可能站在路边看到撞车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如果你是那个险些被撞,又或是被撞了还没死的,身体的反应的感触就会十分清晰。 十五米的距离,言语上的威胁会削弱太多太多。 那就是武力? 沙源眼皮一跳。 “十五米还能威胁到对方?” “枪!?” 这下专业对口了。 不过这起案子能涉及到枪械!? 沙源精神起来,涉及到枪械,还威胁了赵田,他在思考是否是之前排查碟子的时候没查干净。 “不好说。” 许生没给出具体的答案,毕竟除了枪,弓和弩这种玩意也能威胁到对方。 他看向一旁较为隐藏的地方。 “隐藏的角落中曾有受害者的脚印,对方曾在这里躲过。” 许生走上前,观察一番后开口。 “躲藏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死者在这待过一定的时间,随后才被凶手找上。” “这里不是矛盾发生点。” 下他环顾四周,居高临下的看着周围环境。 “受害者认识凶手,所以会躲,会跑,并且还知道自己落到对方手中会比死还可怕。” “会不会是在商场遇到的凶手,然后躲避?” “矛盾发生点在商场?” 之前的警察突然询问。 “不好说,就目前对方躲藏和凶手进入天台这个差缺的时间点来看,大概率不是。” 许生摇摇头,缺的时间太多了,不像是在商场内产生矛盾后,被对方追上这种较快的行动。 “而且,就受害者这个反应,凶手必然是做过一些让对方感到恐惧的事情,所以才会这样害怕。” “但商场内人多眼杂,有不少监控,如果是在这里发生的矛盾,警方也不会在这勘察线索,而是顺着凶手信息直接去抓就是。” “我猜,你们应该也查过监控,能看到的画面只是对方跑进来后,稍微迷茫,随后快速跑动吧。” 那人一滞,随后点点头。 多个监控能看到受害者的身份信息,但却看不到凶手的,包括从对方一进门开始! “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躲藏在商场?” 沙源一顿,眉头皱起,“躲藏的时间段,足够对方拨打报警电话不止一次了吧?” “因为人的潜意识。” 许生吸收了‘心理学大师’的知识,下意识给出答案。 “人是群居性动物,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具有‘从众性’,即群体会让个人改变思维和行为。” “安全感也是如此。” “你们稍微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只要是普通人,受到伤害后都会下意识往人堆里钻,因为人数多会给予个体‘安全感’。” 在外出游玩时,只要不是因为特殊原因导致不想往人堆里挤。 普遍情况下,人会认为人数越多就越安全,同理,外出游玩人除了凑热闹,潜意识寻求安全感也会让人往人堆里挤。 实际不只是人,只要是群居动物都会如此。 “大多人受到伤害后,身体的第一反应,是将自己这个个体融入到集群。” “像是报警,这个是理智后产生的思维,要远小于身体的反应。” “普遍来说,理智都是站在了‘安全距离’后才会出现的事情,就像你身边有拿刀的疯子,第一反应是跑,跑到安全距离,没了威胁理智才会回来,然后报警。” 许多当事人报警,基本都是站在了安全距离后才报的警,可以搜视频。 并且稍微注意就能发现报警的人要么是安全距离,要么是站在集体中。 而人是会往角落中钻的,所以一般遇到危险,会下意识跑到人多的地方,然后又在这个人多的地方找个人少不易被发现的地方躲起来,形成一种前后矛盾的行为。 “但是.” “受害者曾在这待了许久的时间也没被发现,为什么不选择走出去报警?” 那警员还有个疑问。 凶手身上并未检查到手机的存在,那对方没办法自己报警,但可以下楼找其余人! “心理阴影,害怕。” 许生简单解释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