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埋伏城防军-《阿Q不捣米,捣军阀》
            
            
            
                
    第(1/3)页
    杨安在广东一路势如破竹,都没有遇到主力。
    胡汗民风风火火的组织全省兵力总计2万人,带着两名心腹大将李济深和许充智终于在河源遇到了杨安。
    胡汗民派人放话:“你们现在回福建,我可以既往不咎。一旦开战,将是不死不休。”
    杨安放话:胡都督现在放弃广东,我家都督愿意送你去海外养老。我福建3万大军已经在路上,识时务者为俊杰。劝胡都督不要执迷不悟。
    胡汗民本想速战速决将杨安赶走
    这场战事拖的时间越长,对胡汗民越不利。
    广州还坐着一个赵长鹏,广州是广东的经济中心,万一这帮人不讲武德,整个广州都要被霍霍。
    一听福建3万大军在路上,立马改变了策略。
    开始吩咐手下挖战壕,做防御工程,将福建新军挡在河源。
    胡汗民 问:“陈窘名呢?”
    他现在需要一名将领稳定后方,源源不断的提供粮草。才能跟福建新军打持久战。
    他相信只要这场战争打个三五个月,福建新军自然会退,他们的粮草定然准备得不充分。
    李齐深回答道:“陈都督在广州,估计也被控制住了。”
    “扑街,他不是号称敢死队吗,怎么在自己的地盘也被抓了。”
    胡汗民当即决定,让李济深带5000人马去会合邓坚所部,不管用什么方法,拖住赵长鹏,最好将他赶出广州,筹集粮饷军资。
    准备跟福建新军耗下去。
    胡汗民不发起进攻,杨安也不愿主动发起进攻,杨安在等武于燕带军前来支援,一举荡平胡汗民。
    双方加在一起2万多人马,就这样僵持着。
    也不比划,各自安营扎寨。
    好像不是来打仗的,比谁吃得多,拉得多。
    看谁的粮草先消耗光。
    同样情况的还有北洋第三师的王士珍,与花子和六子在江苏边界僵持着。
    王士珍不动,花子也不动手。
    每天看到对面营寨冒着炊烟,这边的厨师就知道该做饭了。
    邓坚的城防军一直窝在广州城外,听说赵长鹏拉着满车的物资走了。
    手下的兄弟问要不要去劫过来。
    邓坚心有余悸:“怎么劫?1个小时死了3000多弟兄。”
    眼睁睁的看着赵长鹏朝河源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