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最朴素的政斗-《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第(1/3)页

    苏小小给麦知府送字的事情,当天就传开了。

    府衙里的差役们说起这事,脸上还有疑惑不解,又夹杂敬佩叹服。

    “字写得很好,内容也好,夸咱们大人呢!谁知知府大人忽然勃然大怒。”

    “那天早上刚打了一顿板子,本是要尽快结案的,见了字,生了气,却松口宽限了时日。”

    “肯定是那副字闹的,可咱们看了,一块看的,的的确确是真夸。读书人的事情,真难明白。”

    “写的什么?不是说了吗,八个字——”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事情传开,不少寒门士子为之动容。

    “古来多少名人佳句,说起读书苦,皆逃不开十年寒窗三更灯火。这句话另辟蹊径,不讲寒窗不讲灯火,却更叫人明白何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妙笔,实乃妙笔。”

    “道尽艰辛,感同身受。不愧是那个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苏案首。”

    那日在食堂里觉得苏小小压根没有必要帮助刘杏儿的人也纷纷改口。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今日若眼见赵宝山蒙冤,他日有何人会为我们击鼓?”

    当即有学子商量着要组织游行。

    收到风声的谢长安下午找到苏小小家中。

    诗集大卖,谢长安筹划着书舍扩张的事情。

    本来还有些迟疑,诗集虽然现在销售火热,但总有沉寂的一日。

    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定风波》的出现,让谢长安明白,苏小小在诗词这一块是没有创作瓶颈的。

    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一副字,谢长安如获至宝,坚定了跟苏小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的决心。

    “以往只知案首于诗词有长才,今日方知,案首于警世之言上也有建树。咱们趁热打铁,就此推出字画,肯定会有很多读书人买回去悬挂,与其让别的书舍赚钱,不如我们自己来赚这个钱。”

    闻言,苏小小本研墨提笔。

    谢长安揣着墨宝,喜滋滋地走了。

    所有的出版物在印刷之前,都需要送文院审核。

    谢长安十分上道,这几个字虽是苏小小亲手写的,却不是原本,只是誊抄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