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陈居的辞官则是导致了当时朝堂之中不少大贤的辞官,当陈氏的众多门生辞官之后,秦的势力终于压不住这天下的动荡了。” “当秦武烈帝即位了之后,陈氏的子弟再次出仕才为秦续命近十载,即便只是假托身份也是一样。” 他抬起头,看着刘彻,装作糊涂的说道:“父皇,即便姑姑做出了这种事情,将姑姑处理掉也就是了,为何老师会如此不满?” 刘彻的话几乎是问到了刘启的心窝子里,他按着自己的额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最后只能幽幽的叹息一声,他看着刘彻:“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朕劝诫你还是不要想那么多的好。” 他目视着刘彻:“若无法平息你老师的愤怒,无论伱在想什么,这些都会成为口中楼阁。” 此时听到刘启话语的刘彻已经彻底确定了一件事情,陈秋的发怒以及辞官,大概率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那个蠢货姑姑做的事情,极有可能是因为刘启做了什么。 “那么父皇,您唤儿臣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刘启低着头,眼眸中带着些许的疲惫,他觉着自己已经为自己的“试探”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但他并不清楚他所想的那种事情是否可以让陈氏满意。 但.他的心中还是有些许的不甘心。 他为何要让陈氏满意? 陈氏能够做到哪一步? 他不敢确定,所以抬起头看着刘彻说道:“罢了,你先回去吧,想一想如何平息你老师的愤怒。” 刘彻见着刘启挣扎的样子,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站了起来,内心中虽然感慨,但脸上神情依旧不变:“儿臣遵旨。” 待到刘彻离开之后,这未央宫中才是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像是什么东西碎裂掉了一样。 天子震怒。 可又能如何? 刘彻低着头继续往东宫的方向走过去,他已经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这一次他的那个姑姑之所以这么顺利的前往官渡,准备找陈氏的麻烦,大概率背后是有自己父皇的影子,而他父皇的目的恐怕是为了试探陈氏的底线。 至于为什么? 刘彻想了想之后,脚下的步伐轻转,朝着太医院的方向走去。 他猜测,自己父亲的身体恐怕要不行了。 十四年的那一场大病,恐怕是将自己父皇的身体彻底掏空,能够好转起来也是因为栗姬做了蠢事,直接将刘启的心力全部激发. 人在临死之前,一定会做出许多的蠢事。 这是正常的。 刘彻能够理解,但刘彻不知道陈氏能否理解。 景元十六年,秋。 丞相陈秋辞官归家,而伴随着陈秋的辞官,所有人都知道了刘氏刘膘的所作所为。 继而. 国子监祭酒请辞、咸阳学宫祭酒请辞、丞相署内吏请辞、御史大夫请辞、太尉请辞、三公三师十九卿当中竟然有一大半直接请辞! 这些人当然不能和陈秋比,所以他们只是请辞而不是直接离开。 但就算是这样也不得了。 朝廷隐隐约约透露出一股要停摆的趋向。 景元十六年,秋,九月十三 朝堂之上的官吏中,三成都请辞,并且已经开始拒绝上朝。 一副等着天子降下诏书同意后,他们立刻离开的样子。 景元十六年,秋,九月二十四。 大汉朝堂上所有一千石以上的官吏全部请辞,大汉朝廷已经停摆。 天子依旧挺着。 景元十六年,秋,十月三。 大汉六十郡里四十三个归属于朝廷管辖的郡县中,三十个郡的郡守请辞。 大汉天下几乎全部陷入停摆。 景元十六年,秋,十月四,宗正前往高皇帝庙哭诉,言语中有几分若天子再不认错,便直接联合太子、朝堂诸公一同将天子废除的想法。 这一次,天子终于扛不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