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集团-《大周工程师》


    第(2/3)页

    他把二人的简历看了看,一个人38岁,一个人42岁。自己多招募些人在周围总是好事。

    “那好吧,就让他们来做判官。这劝农使判官事务繁忙,也并不好干,因为主要的工作是括户,治理逃户和流民。

    皇帝的置劝农使制书还没下来,但是基本上思路是和我预计一样的。还是需要给那些流民有一定的好处,否则如何治理?”

    这两个人也是厉害,居然通过同年的关系找到自己。他们肯定也明白,这劝农使判官当好了,两三年后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栋简单地把自己在江南的生意情况给武炎之简单说了一下。听得武炎之连连点头。这人还不错,让他的二十岁的大儿子如今主管江南的生意。他自己要回来开拓两京的生意。

    武炎之把他投资的时钟生意对他说了。这时钟生意可是不得了,不等不但公家每个县都要配,就是很多富商家里也肯定要采购。至于国外,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武炎之看来这或许是可以和丝绸与瓷器相媲美的大生意。

    “目前的时钟加工作坊,招收了三十名学徒,每天可以生产五只时钟,利润一百贯以上。

    现在这些学徒还没有出师,利用这几年,赚个十几二十万贯没问题。不排除他们将来学成以后,自己开办作坊。当然这也是难以避免的。”武炎之说道。

    这时钟生意,研制的费用是王栋出的,而建设作坊的费用,这是由武炎之所出,所以当时定下的二人五五分成。这对于王栋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因为那技术是武炎之提供的。他无非是出了一千贯钱而已。没想到如今竟然获利如此丰厚。

    “王爷真如再生父母,小人能有今日,全靠王爷栽培。”他很是激动。

    武炎之继续安慰道:“其实,这些生意都是刚刚开始。你知道的,我不是还在研究机器吗?

    那才是终极的大生意!这机器的进度比预计的还要慢一些,这也没有办法。这东西非常有用,无论是采矿、纺织、船舶都可以使用它代替人力。”

    “前几日蒋判官带小人去看了一下,那机器已经可以发动了,的确非常惊人。听说将在机器安在船上,船就可以自己走,而且可以往上游走。那今后大江大河之上,或者是海上航行,可就非常便利了。”王栋非常惊喜道。

    “当然!那时候你就是坐船到岭南逛一圈,也要不了多少时间。那俞大娘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此事,已经在开始打听着机器呢!

    她可是愿意出高价钱的。当然,我希望除了建立机器加工厂以外,最好是再就那几家船舶加工厂,以取得最大的利润。等到机器也可以出售一部分给他们。

    这东西不知道是在海上使用,在陆地上也可以使用,比如制造火车和汽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