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攻城拔寨-《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3/3)页
事已至此,平安的反应倒是很快,见大势已去,他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是奔跑的方向和一开始追击燕军的方向完全相反而已,那些原本就没了战意的南军士卒见主将都跑了,也纷纷效仿,四万大军登时乱作一团,连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被燕军彻底击溃。
想想也真是可怜,平安这一个月干的事情,就是跟着朱棣不断地跑来跑去,从德州一路跑到徐州,眼下跑到宿州终于是跑到了头。
彻底打垮了平安的四万大军,前锋和大部队也终于合兵一处,朱棣和顾怀初期的战略目标终于是达成了,但也因为顾怀的大迂回以及朱棣的设伏,大军的南下速度被拖慢了许多,比如眼下宿州就已经紧闭了城门,不再给燕军突袭的机会,而盛庸徐辉祖等将领也利用了这段时间完成了追击的部署,重新追了上来,在宿州附近形成了包围圈。
接连奔袭,连番大战,此时的燕军人困马疲,再继续之前那样的突袭方式显然是不行的,而朱棣也终于明白,盛庸这些人是不会让他安心上路的,一开始的战略设想还是太过理想了一些,要想不管不顾身后的追兵前方的堵截一路打到金陵城下,是太过异想天开的事情。
但看看地图,从德州到宿州,几百里路程,燕军居然真的硬生生打了过来!一路上朝廷大军前堵后追,也没能止住燕军的脚步,而这一路攻城拔寨,更是证明了燕军无所匹敌的突破突袭能力,也证明了朱棣把前锋交给顾怀,是多么明智的一个选择。
如果没有顾怀在前方开道,如同当初草原奔袭一战时的锐不可当,燕军这一路不会走得如此安稳,而淝河设伏一战解决平安,更是顾怀在绕过徐州时就想好的战略。
燕军大营里,朱棣欣慰地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顾怀,看着他虽然疲惫但依旧明亮的双眼,知道这个书生,终于是在这三年的一场场战争里,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将领。
他拍了拍顾怀的肩膀,言简意赅:
“该解决这些人了,要去金陵...还缺一场决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