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政要们明白了,在这方面更不是夏尔的对手。 没有哪个殖民地会拥护并接受英国的“奴役”、“剥削”和“压迫”。 而夏尔只需要两嘴一张:“加入我吧,我给你们自由!” 殖民地就会纷纷倒戈加入法兰西带领的自由阵营。 乔治首相不甘心:“或许我们应该与夏尔谈判……” “首相阁下。”军需大臣打断了他的话:“您似乎忘了‘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无法得到’。” 乔治首相哑口无言。 夏尔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他占据着优势有可能打败英国。 那么,他为什么要与英国谈判并做出退让? 这对夏尔而言甚至是养虎为患。 因为等英国做好准备后必然会再次对法兰西发起挑战。 夏尔没那么笨,他不会给英国这个机会。 军需大臣做了总结:“所以,这不是能否获胜的问题,而是必须打。否则,大英帝国就完了,明白吗,先生们?” 乔治首相考虑了一会儿,轻声一叹,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军需大臣说的对。” “从战略方向上看我们不得不与法兰西为敌,因为它正在抢走我们的国际地位,在威胁我们的利益,在切割我们的殖民地。” “而且它没有停手的趋向,也没有停手的理由。” “如果我们不阻止它,将会失去一切。” 海军大臣贝尔福不得不赞同:“如果什么都不做,英国将彻底沉沦。奋起反抗还有一点机会,虽然很渺茫,过程也会很艰难,但至少还有希望。” 他的声音带着凄苦,语气倍含委屈。 很难想像是从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大臣嘴里说出来的。 温特将军听到这,也逐渐意识到这不是军需大臣“疯狂”,而是夏尔手段太高明了,他在用一种让人无可指责的方式将英国逼迫到墙角,最后不得不犯天下之大不韪对“盟友”法兰西开战。 然而,这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如果被夏尔逼迫着不得不选择开战,这很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就是掉进夏尔的圈套! 但温特将军没说,这个圈套不跳也不行,没有更好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