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兴登堡迟疑了一会儿,摇头说: “不,陛下,我不认为夏尔是在虚张声势。” “他没必要这样做,我们甚至没能包围萨尔布吕肯,夏尔的第一装甲军随时都能撤回防线。” “撤退前他们还可以将萨尔布吕肯的工厂尽数炸毁。” 威廉二世反问:“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因为夏尔有信心打败我们。”兴登堡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 “第一装甲在萨尔布吕肯,第二装甲军在列日要塞,第三装甲军在莱茵河东岸!” “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都不容小觑,我们不能只盯着第一装甲军!” “夏尔有足够的实力把我们碾碎,而我们却以为能击败他!” 威廉二世盯着兴登堡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声音带着一丝嘲讽:“您被夏尔吓坏了,元帅,敌人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兴登堡无言以对。 不是因为他相信了威廉二世的话,而是他从参谋眼中看到了犹豫、怀疑和失望,对兴登堡的失望。 在战争面前,人们更能接受那种激动人心的、励志的、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似乎没错,对士兵的宣传的确应该如此。 但在指挥层面,却会对敌人实力误判而表现出不切实际的“勇敢”,使原本应该采取守势却错误的发起进攻。 这会造成战略方向上的错误,会有大批士兵会为指挥官这种头脑发热的“精神”付出代价。 兴登堡清楚这一点,却发现自己无力阻止威廉二世。 所有人都沉浸在威廉二世最近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中不可自拔,他们习惯性的以为这次跟着威廉二世走依旧能获得胜利。 威廉二世看着参谋们迫切的目光,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坚定的选择全力进攻萨尔布吕肯,并非小瞧夏尔,而是他知道一点: 在萨尔布吕肯方向,英美军不会支援法军,法军是一支孤军。 …… 在威廉二世的命令下,德军对萨尔布吕肯的收复战打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