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这同时也会给飞行员巨大的心理压力。” “起飞的飞机又时刻担心后方的飞机会撞上自己,结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盖普拉特中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从这角度看,似乎的确没有加长甲板的必要。 “还有这个。”皮埃尔少将继续往下翻,找到起降时间: “起降一次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也就是起飞6架飞机需要一小时。” “等6架飞机全部集结完毕,第1架飞机的燃料已将近消耗一半。” “返回时又需要一小时时间降落,这可能意味着第1架飞机只能飞出几十公里就必须返航,也就是6架飞机的小队作战,作战半径只有区区几十公里。” 盖普拉特中将被这个数据吓住了。 飞机作战半径只有几十公里,那甚至还没飞出军舰的目视距离。 他初时还不信,但经过皮埃尔少将一番演算,盖普拉特中将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它甚至无法组织6架飞机升空作战。”盖普拉特中将皱起了眉头,望向夏尔的眼神透着失望:“中将,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个方案?” 虽说这是换赛道与英国竞争,但如果这个赛道根本就行不通或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那就是浪费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夏尔喝着咖啡,不慌不忙的问皮埃尔少将:“起降时间是否可以缩短?” 皮埃尔少将略作考虑,回答: “我不太确定,中将。” “我所做的判断是基于英国给出的实验数据,我们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要给出确切的答案,我认为至少要几次模拟飞行和调度。” 态度严谨,夏尔暗赞一声,航母指挥忌讳信口开河,而皮埃尔少将则会以数据为基础下结论,这个习惯很好。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做到起降跑道分开的话。”夏尔问:“能否缩短单次起降时间?” 这回皮埃尔没有迟疑,他很肯定的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