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夏尔给加利埃尼的照片是假的。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际上正式提出“民族自决”时是1918年底,距今还有两年,“白衣夫人”不可能从美国议员那拍到关于它的支言片语。 它是夏尔伪造的,用英文打字机打出几行字,相机随手一拍,就带在身上给加利埃尼当作证据。 不过夏尔不担心穿帮。 证据是假的,事情却是真的,此时的美国已经在计划这件事了,难免会透露出一点风声。 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以来没有战争需求,这时期的情报系统和保密意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利埃尼很容易就能查到些什么。 接着两者一对照,加利埃尼就深信不疑。 …… 加利埃尼递给克雷孟梭的文件是“二局”查到的情报。 “其中大多是美国议员在酒会上透露的内容,还有‘二局’在废纸中找到的信息。”加利埃尼对克雷孟梭说,语带焦虑: “他们正在试图营造一种气氛,简单的说就是法兰西的‘博爱’,站在人类的高度上看问题。” “他们强调应该支持民族自主,并予以被压迫民族自决权。” “我们总以为他们说的是不切实际的套话,是一些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家伙说的蠢话,是骗人的谎言,没想到却是一场阴谋。” 克雷孟梭明白了:“所以,即便我们不这么做,美国人也会这么做?” “是的,这不可避免。”加利埃尼轻轻点头: “这是现实、是趋势,总理阁下。区别只在于我们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 “如果被动接受,我们与殖民地的关系会迅速恶化并陷入战争中无法自拔。” “更不用说在国际上树立威望并占领舆论制高点了。” 原本准备离开的克雷孟梭缓缓坐回椅子上。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课题,一个很大、很重要,甚至超过战争的课题。 考虑了一会儿,克雷孟梭接上加利埃尼的话: “但如果我们主动接受,就能缓和与殖民地的关系,这反而能获得最大利益。” “同时,我们还能再次引领世界解放殖民地。” “就像当初法兰西大革命引领全球体制变革一样!” 第(1/3)页